最近在父親節之前,蛋糕的抄襲風波引起行銷界的討論,最後在16日傍晚,亞尼克曬出Google搜尋的截圖道歉「未察覺市場有外觀相似甜點存在,造成同業痛心困擾」,並維持全面下架的決定。
其實蛋糕抄襲與否,在行銷界討論出定論,認為這個很難界定,蛋糕的設計其實比較難有著作權的問題,多半還是在於觀感問題。
簡單說這起事件的原委,知名生乳捲廠商日前推出父親節蛋糕,結果被網友說很像芙芙蛋糕店的蛋糕,因此多數人認為亞尼克抄襲了芙芙,亞尼克從頭到尾否認抄襲,但是最後因為輿論,發表聲明表示是搜尋資料不足,造成不小心抄襲到。
亞尼克聲明當中表示,以SEO搜尋關鍵字「珍珠奶茶&蛋糕」、「鬍子&蛋糕」時並沒有看到芙芙工作室的照片,的確,以目前的搜尋來講,以這些關鍵字搜尋,都會出現亞尼克的蛋糕,芙芙卻沒有出現。
看到這樣的聲明,其實讓Andy認為SEO的另一個面向,是關鍵字布局這件事,這些關鍵字的布局其實不一定要透過官方網站,相關的社群平台的關鍵字也很重要。
然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探討,第一就是以SEO關鍵字「珍珠奶茶&蛋糕」、「鬍子&蛋糕」其實是一種誤導行為,當然亞尼克已經道歉,聲明也道出了誠意,但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這樣的搜尋意圖是否能夠解釋是否有抄襲呢?
這起事件芙芙的相似款蛋糕,根據芙芙所說,是已經販售四年的「BOBA」,而翻閱芙芙出現這款蛋糕的貼文,於2019年出現一次,文字中也並未強調鬍子跟珍珠奶茶這些關鍵字。
所以今天假設亞尼克設計蛋糕的時候的狀況,第一種:想到了珍珠奶茶主題,於是上網搜尋珍珠奶茶跟鬍子的蛋糕,沒有出現芙芙的作品或是太多類似的,所以從珍奶進行設計。
第二種可能是什麼呢?就是可能搜尋父親節蛋糕的時候,看到了芙芙這款蛋糕感覺很棒,但是芙芙是以BOBA為名,並沒有提到珍珠奶茶,但是亞尼克認為這款蛋糕可以用珍珠奶茶包裝更合適,所以設計了之後用珍珠奶茶來包裝行銷這款蛋糕,區隔出市場。
回到聲明,我們可以看見今天對於芙芙來說,可能是一個浪漫的蛋糕設計者,蛋糕的命名充滿創意,也沒有太多著墨在行銷,用了「BOBA」關鍵字作為命名,不是普羅大眾比較能理解的珍珠奶茶。
站在亞尼克的觀點呢,「鬍子」跟蛋糕的連結,可以說是蛋糕的習俗了,父親節的蛋糕甜點設計,出現鬍子的元素非常通俗,所以搜尋鬍子+蛋糕,當然很難出現芙芙的資訊。
而珍珠奶茶蛋糕呢?目前甜點來說,珍珠奶茶只有跟披薩、麵包、雞蛋糕做連結比較多,蛋糕來說相對較少,更何況芙芙也沒有把珍珠奶茶當作關鍵字,所以搜尋當然沒有。
站在SEO的搜尋意圖來說,這兩個關鍵字根本不可能出現芙芙的蛋糕,而要找到芙芙蛋糕透過這兩個關鍵字也不可能找到,為什麼?因為芙芙根本沒有經營這兩個關鍵字。
亞尼克是否抄襲,不重要!
參考與仿製在甜點界其實很常見,就像有人拿髒髒包來說,髒髒包的來源已經不可考,對於原創者來說,可能也是個浪漫的麵包師傅,或許只是做個巧克力粉麵包,或是提拉米蘇麵包,但是有人仿製之後,變成了髒髒包,引起一陣風潮。
透過這起事件我們學習到什麼呢?也就是SEO的關鍵字的布局在現在的社會,比專利布局還要重要。
如果芙芙在去年推出BOBA的時候,在臉書粉絲團等社群平台,將珍珠奶茶的意象帶入「文字」,也有自己的官網鋪陳蛋糕設計,將這款蛋糕的元素、設計理念還有外觀的「鬍子」、「珍珠奶茶」的意象文字,以及「父親節蛋糕」關鍵字放到官網,那麼這次事件就能夠站得住腳。
內容設計上,很多人會用設計的思考帶入關鍵字,很多設計者的關鍵字思考都很浪漫,例如BOBA,沒有人會去搜尋BOBA蛋糕或是鬍子蛋糕,但是使用者比較有機會搜尋珍珠奶茶蛋糕、父親節蛋糕等關鍵字。
回過頭來,很多設計師很討厭文字,認為美美的圖片才能展現品牌的美好,以芙芙來說,可能只有一個鑾生子蛋糕,搭配浪漫的文案,搭配一張圖,成了蛋糕的行銷,但對於搜尋引擎來說,這樣的蛋糕可能根本不存在。所以,創作者設計師們,有時候在發表作品的時候,可以多想想該如何為自己的商品作品建立關鍵字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