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IG上看到很多學投資的人,紀錄自己的生活收支,也在股海浮沈,也研究分享很多投資理財知識,這些人很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,那就是「不想上班」「財富自由」,這是很有趣的議題,這兩個目標真的可以成就理想生活嗎?
退休好像是我們人生的理想,但是我想分享一個故事,一個讓我認真思考退休生活的一個故事。
有一位老師,從大學畢業開始,人生已經有三十多年都擔任教職,學生帶了一批又一批,每一年每一天都沉浸在教學的快樂,也用心的對待自己經歷過的每一屆學生。
他搭著國家給的公務員退休專案,離開了學校這個環境,離開了那個過去數十年每天都去學校的那個習慣,他不再每天對著學生說話,回到了家裡,從老師退回到單純的父親、老公、朋友這個角色。
當時的每一個人,都認為他從「疲憊、辛苦」的老師生活退休,應該要好好的「享受」退休生活,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!
離開學校的他,生活失去了重心,雖然興趣廣泛,但是卻再也提不起勁,慢慢的生活變成每天有時間就出去晃晃,開著車繞一圈,接著精神狀況越來越差,與人對話的話題,漸漸的只剩下過去教學的回憶與他堅持的人生哲學。
最後,心智與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,退休五年後,離開了!
這是一個傷心的故事,看過這個故事之後,我不禁開始思考,耍廢的退休人生,真的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?是我追求的理想生活嗎?
又看到以不上班的人生目標的這些陌生人,或許我們思考的不是要不要上班,而是我們根本沒有分清楚上班與工作的差異吧!我們討厭上班,但或許我們不是討厭工作。
上班是一種被約束的行為,一種被規範的「責任」,是一種我們為了「爭取更多的錢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,而工作,可以是上班,但是工作更是一種實現自己與生活的一種行為。
上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
曾經有個人跟我說:「你討厭上班,是因為你不熱愛這份工作!」第一次聽到這句話,真的非常生氣與不理解,我可以承認我討厭上班,但是你怎麼會說我不熱愛我的工作呢?
後來我花了好幾年思考這句話,從不斷離職尋找新工作,到創業以後的今天,歷經了十多年,我慢慢的了解了這句話真實的意義。
其實核心就是「熱忱」,自己對目前任職的公司,目前手邊的工作究竟有沒有熱忱?自己是不是「打從心裡」想要從事這份工作,這個心態,就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重點!
我們不妨回過頭思考一下,究竟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?工作對整體的人生來說,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?在這裡,我想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觀點。
維持社會家庭觀感:這或許是最多人工作的原因吧,有時候我們的人生就是被教育,大學畢業就是要去工作,我們也不曾思考工作是不是熱愛的,就因為家庭、朋友等社會觀感,找了一間薪資跟條件可以接受的公司,就開啟了上班人生!
維持目前的生活穩定:一開始或許是為了社會觀感,但是到了後面,可能是為了維持開銷,例如家庭有經濟需求、要租房子、要買化妝品或是各式各樣的需求,那我們需要上班,維持生活的穩定。
暫時的人生歷練:其實我並不是第一次創業,當年大學畢業以後創業了一年,發現自己有很多的不懂,也缺乏社會歷練,所以特別都找小型公司,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。
為下一段人生儲蓄:人生有很多的階段,例如結婚、創業、買車、買房都是人生不同的階段,有時候我們將就、屈就、妥協在一個工作中,是為了儲存下一段人生的資本。
為自己的興趣與夢想:有時候我們的興趣跟夢想,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或是資本,也有很高的失敗風險,於是我們會「以工作養夢想」,利用工作賺取到的資本,投資到我們的興趣跟追夢路程中。
為退休生活準備:放大來看,其實退休也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,我們會老,也都會漸漸的不適合工作,於是我們會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,工作為了退休生活,不一定只有存錢,存自己的「技術」「經驗」也是相當重要的。
你喜歡目前自己的工作嗎?還是只是將就?如果每天醒來,面對上班這件事情充滿了不情願,一種可能是太過疲勞,另一種可能就是,或許你不熱愛這份工作,這份職業,或是這個職業、工作根本不適合自己!
找一個熱愛的職業很困難,有時候或許比找一份感情還要困難,需要思考的東西非常多,要考慮的東西也非常多!或許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,看看目前的職業、工作是否真的是自己的熱愛?
最後,我們回過頭思考,自己的理想生活,真的只有不工作這麼簡單嗎?還是我們依然熱愛工作,但夢想是「不再上班」,也或者我們有自己的退休計畫呢?
我們人生的目標,不應該停留在「不上班」這事情,我們投資存錢的目的,也似乎不該單純只為了「財富自由」或是「把離職信甩給上司」,似乎有更高的需求?
「擁有了財富,然後呢?」
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,我們都追求財富,甚至為了財富禁錮了自己的夢想與自由的內心,忘記了那埋藏在心底的夢想!
在我們追逐財富的同時,不妨冷靜下來思考看看,退休之後,我們的理想生活到底是什麼?是環遊世界?是隱居山林?是開民宿?是創作還是繼續的成就自己的價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