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個人品牌,最好的範例是什麼呢?其實就是Kpop的團體們!韓國成為娛樂事業最強大的國家,從一代到現在第四第五代的男女團體,每一個都是很好的學習對象。
最近接觸了相關的資訊,被身邊的朋友說,是成為了追星一族,過去一個月,加入了粉絲的群體,跟著買了專輯,也追逐了許多的資訊,雖然心情上感覺年輕很多,也接觸了很多不一樣的事物,但也學到很多值得學習的點!
上篇我們針對獲利的方式提出一些看法,這篇想針對形象的部分,分享一些關於個人品牌的觀點。
對於取名這件事情,大概是每一個品牌最苦惱的問題,不過最近看到新的韓國女團LE SSERAFIM的取名故事,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式。
第一次看到LE SSERAFIM這個名字,以為是來自法文,但之後看了資料,才發現這是一個「重組單字」完成的事情,這個名稱是從團體的主要精神「FEARLESS」,經過重組之後,變成「LE SSERAFIM」,聽到這個名稱的故事,第一個感受都是「我看了什麼?」但是想了想,突然覺得這也不失一個好方法!
而他們的LOGO,就是從「重組單字」這個連連看的圖,中間的線簡化之後變成團體的LOGO,也是看起來隨意,但是卻是一個蠻有趣的操作。
這個名稱我們可以來看思考幾個有趣的事情,第一個就是品牌名稱不一定要好念,以LE SSERAFIM來說,其實很多人是為了念好這個名稱,以及這個詞的意思,才認識了這個團體,才進而認識整個品牌的精神等。
取名這件事是品牌的第一步,也常常讓很多人很苦惱,要如何特別,又符合自己的形象,的確是一個問題!在思考LE SSERAFIM這個名稱的時候,也發現這個名稱很符合SEO的特性,試想如果拿原本的FEARLESS(無所畏懼)當成團名,那麼其實會淹沒在各種的英文單字海中。
但是經過重新拼湊之後,不管你在搜尋的時候有沒有拼錯,也都是會找到這個團體(其實網路上拼錯的人也蠻多的),有時候錯誤的資訊也會讓我們完整化搜尋的結果。而且這個關鍵字絕對不會淹沒在相似的關鍵字中。
這兩年看了很多的網紅,還有最近看了韓團之後,發現給粉絲取一個名稱是塑造個人品牌當中,非常重要的元素!
一開始也覺得很困惑,為什麼需要這個呢?後來我發現這是增加粉絲忠誠度的一個關鍵點,當粉絲有了一個名字,就有一種專屬的尊榮感,而且還記得那句話嗎?「你不能幫他取名字,因為取了名就有感情」,當名字出現的時候,代表品牌主跟粉絲之間就有一種獨特的情感關係了。
個人品牌或是韓團這種看似非常商業化的東西,慢慢的才發現,其實背後維繫住的是非常深厚的情感,畢竟品牌的成功不是單純靠經紀公司行銷就有辦法成功的,也必須仰賴粉絲群體才有可能慢慢壯大,這意味什麼呢?這意味品牌跟粉絲的關係,其實是一種共生的關係。
品牌因為粉絲而存在(成長)
粉絲因為品牌而存在(成長)
在目前所有滿街教你個人品牌獲利的課程跟文案等等,都把粉絲當成是提款機,但或許在賺錢之外,照顧到這些願意花錢的活生生的人們的情感,或許才是長遠獲利的最佳關鍵!
很多人總覺得經營品牌最困難的是「產出內容」,最近一年觀察各種Youtuber到韓團,他們的創作內容其實都來自於自己的生活,其實很少會「因為他人去創作出不屬於自己的內容」,而這個自己的故事,可能是想說給自己的話,也可能是自己過去的思考,也可能是看到、經歷某些事情的靈感,也或許就是自己有興趣的內容。
除了內容從自己的故事出發之外,其實自己的技能,也是型塑品牌形象最重要的東西,最近看對岸的一個「整活博主」,那天在影片裡面講了一句話,他說這幾年拍攝影片的題材,其實是因為團隊有相對應的人才,這是一個團隊,但其實個人品牌,就是把團隊的東西,濃縮成一個人,所以「團隊的成員」,對應到個人品牌,就是自身的「某一個技能」。
以LE SSERAFIM來說,有一位成員中村一葉,是一位日本人,擁有芭蕾舞的扎實基礎,而另一位成員許允真,擁有聲樂的基礎,但是他們都不是走向「芭蕾舞者」與「聲樂家」,而是投入流行音樂,把這些技能轉化成在這個團體的強項。所以允真成為了團體的主唱(唱功主力),而中村一葉成為團隊中的主舞(舞蹈主力)。
其實我們常常對於技能有一種既定的印象,好像某一種技能就應該站上什麼樣的舞台,但是有時候把他放在比較「隱藏」的位置,去墊起整個品牌的基礎,可能會讓人更感到驚艷。
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官方的形象介紹片
開始了解韓團生態之後,我其實發現其實不同的團體都有很鮮明的不同的形象,雖然外表很重要,但是每個團體從歌曲、包裝、顏色、成員形象都會有很明顯的風格,對應到不同的TA群體。
Kpop大概在2016-2018年間經歷了一次大幅度的轉型,從過去的單純可愛風格,到現在走向帥氣的「girl crush」,意思是什麼呢?就是比起可愛柔弱的形象,更加強塑造「女性獨立自主強大」的形象,這類的風格,不僅可以吸引男性粉絲,也可以收集到女性的粉絲,而以消費力與忠誠度來說,女粉絲也是韓團的主力!
關於Kpop的Girl Crush,七七有特別做一集介紹!
品牌的形象與定位都是一個難題,但從這個部分,我們可以看到,其實可以跟上主流,但是在主流的風格上其實可以保有自己的風格,以Girl Crush的定位來說,難道所有的成員就一定要帥氣到底嗎?其實不然!
在觀察的過程中,我是比較聚焦在舞台的表現,還有整個MV、專輯的整體包裝形象等等,但我發現那些真正的粉絲們,都會去看「綜藝」,從綜藝的部分去認識這個人的「個性」,如果個性是喜歡的,就會更忠誠這個團體,或是更加喜歡這個人!
這對應到個人品牌的一個大哉問,難道個人品牌需要永遠保持一個形象嗎?當然不用!但是,也不能有太過於負面的形象!一個個人品牌的立體感,來自於這個人的「公開的所有層面」,這個「專業領域以外的形象」,就是堆疊出個人品牌的形象,也是個人品牌差異化的主要重點!
一個個人品牌的立體感,來自於這個人的「公開的所有層面」
例如Girl Crush的團體,成員私下一堆可愛的形象,但是當站上舞台,那就是符合那個歌曲的專業形象,離開舞台或是音樂停下,那就是回到一個真實的形象,或許那也可以裝出來,但就算是裝出來的也好,也是他型塑這個個人品牌的一個環節,但是不管怎麼切換角色,我認為「敬業」「認真」都會是一個必要的條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