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人問,為什麼會走上內容企劃顧問這條路,其實思考了蠻多蠻多的,在過去幾年之中,很多夥伴也給了我很多很多的鼓勵。
一個官方的答案是,「我喜歡發掘別人的隱性特質,也喜歡看別人的文字,別人的故事!」所以我從架站,逐漸定位成他人經營內容、成為部落客的路上的專業好朋友。
但其實,或許是這段路走的太過刻骨銘心吧?
最近在Kate蕭婷文心理師的IG上看到有關於自卑的討論,三個標題「自卑是前進的原動力」「自卑會使你自大嗎?」「自卑阻礙了你嗎?」把過去的我真的直接掀開來,回想過去那些不知道自卑、到認識自卑而後接受自卑的過程!
剛出社會的我,意氣風發!或許是家庭教育告訴自己一定要用專業服人,於是我非常的重視「專業這件事情」,我會用我所知道的專業水平,去為別人的專業打分數,從職場到生活,我都用自己一貫的標準,四處為別人打分數。
在職場上,我可以認為公司制度不專業,認為老闆、主管的決策不專業,認為同事的做事方法不專業,甚至認為前輩交給我的事情不專業。到了生活中,連超商店員先結帳再微波、或是速度太慢,我都可以認為他不專業。
原來,這是自卑的狀況下,「過度補償的優越情節」,我自己只是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沒有歷練沒有任何經驗,我到底為什麼會認為我可以拿我的標準去評斷別人啊!?
「是啊!自己到底算哪根蔥?」
「我就是個什麼都不會的廢物,社會上少了我這個人似乎也沒差,地球一樣轉啊,沒人會在乎啦!」
在成長過後,我從「過度補償的優越情節」,突然意識到自己有自卑這件事情,好像是來的太快,才造就了當時的憂鬱以及情緒化傾向吧!
花了一些時間吧,也是走到創業這條路上以後,經過前輩跟當時顧問的引導,我才慢慢逐漸把自卑轉化成動力。這邊分享Kate在貼文分享的三個化自卑為力量的方法!
這三件事情,其實透過經營內容,真的可以同時達到這三件事情,我也是在創業之後,有償無償的去分享自己的見聞,用自己過去認為的專業,或是之後才學習到的專業,幫助他人。
但是過程中,也有迷失過自己的時候!也會在路途上忘記自己的初衷,或是逃離了自卑,卻同時遺失了自己!
最近在看犀利人妻的直播,看到這樣一段話,非常有感觸:
安真:「把老公搶回來是我的目標!但是我發現,如果只盯著目標的時候,其實會忽略過程裡面很多很多更重要的人跟事。」
安真:「我喜歡做我自己,對不起,我可能真的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做一個完美的淑女。」
藍總監:「但是這樣子有讓你比較快樂,比較喜歡自己嗎?」
安真:「會喔!」
藍總監:「那就OK啊」
安真:「真的?」
藍總監:「真的!其實完美的淑女還蠻無趣的!」
那時候剛剛踏入架站的圈子,清一色架站都在跟你談聯盟行銷,都在跟你談流量目標,都在跟你談業配!我也跟著去追逐各種SEO的成效,也在各種的技術上研究,也透過社群,經營起來一個流量還算滿意的部落格。
但是,有一天,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,我發現,為什麼這半年的經營,在追逐流量、數字、成效的過程中,沒有當年經營無名小站的快樂與純真!
國中的時候,寫好幾年的部落格,沒有人看,也是會自己開心的去集結成冊,也是會留存好幾年,也是會在好幾年後,看著文字與當時文字表現出青澀的自己,面對那些文字淺淺的一笑。
「當時的我,真是年少輕狂!」
這樣的快樂,是不是才是經營內容的真諦?就像我們以前,會期待別人看到自己吃的大餐是什麼嗎?
在有一次跟想經營的部落客朋友溝通的時候,談起他想要開始寫部落格的那個原動力與契機,不是為了賺錢,不是為了流量,而是把自己的經驗,分享給有需要的人。
他曾經也會認為,我又不是不是什麼大咖,我寫的東西憑什麼對別人有幫助?直到他聽到一個podcast主播說了,「因為我平凡,才會對你有幫助」。
我們想瘦身的時候,會想看一個滿身肌肉的人教你鍛鍊,還是一個身體素質比自己好一點的人教自己鍛鍊?當然是相近的,因為我們看到滿身肌肉的那些人,會想我根本達不到那境界,他的資訊也可能是我們不適合的!
我們對抗自卑,走向分享的道路,不妨把這句話改一下:
「因為我平凡,所以才對他人有用!」
或許整個看世界的方式就會截然不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