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讀者討論WordPress架站的問題時,他提到「整個WP學習曲線都好長,外掛好多有時又衝突」,並提問「要會WP是不是要會寫php呢?」「也滿多人詬病WP問題很多,沒辦法做太複雜網站?」
Andy想藉由這個文章,簡單分享一下,我自己這十多年來專注研究CMS應用整合的心得分享!
要認識WordPress,就要先了解,WordPress的定位是CMS系統,CMS系統是什麼呢?就是「內容管理系統」。也就是說,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管理內容,而部落格的初衷也是內容管理,後面才逐漸延伸出形象網站以及電商的應用。
所以換句話說,在面對WordPress的時候,應該首先要想的是內容的管理架構,並從中延伸去思考前端框架的設計,首先是管理內容,而後呈現內容!
站在內容管理的觀點上,WordPress架站的目的,就是把個人品牌、企業內容進行系統化的整理。CMS擁有完整的後台系統,可以很輕易的透過後台系統管理各式各樣的內容。
於是我們要認識一個事情,如果你目標的初衷是「華麗的網站」,或是「多功能購物車系統」,那麼WordPress不會是企業、個人品牌的最佳選擇,注意,我說的是「最佳」!
站在這個基點上,我們就可以很輕易的知道,CMS的定位跟強項,同時也能知道這套系統的缺點跟限制在哪裡,是否要用WordPress架站的思考點,不應該只有「便宜」、「簡單」,而是針對整體內容設計、內容管理流程的考量,去決定企業架站是否適合用WordPress建立。
什麼內容管理?我有什麼內容?企業又有哪些內容呢?其實,現在每一個人,甚至每一個企業都有大量的內容,如果想要更有效的管理這些內容,那就適合使用CMS,以下是一些建議的使用情境:
1. 企業形象/個人品牌內容管理:官網的意義是什麼?就是把企業的內容透過系統化整理、簡化之後,用網頁的方式呈現給客戶,也是品牌跟客戶的溝通橋樑。
2. 企業內部知識管理:知識管理是企業逐漸重視的一項專業,主要是將企業內部的資訊,透過整理的方式變成一套系統,讓這些知識可以更快速的被傳承,以減少新成員培訓的時間。
3. 客戶支援系統:當品牌的產品或是服務需要大量的學習,或是大量的支援,這類資訊就必須系統化的整理出來,也稱為「知識庫」英文為「Knowledge Base」。
4. 個人知識管理/筆記管理:有沒有想過學習過後被我們遺忘的知識有多少?實體的筆記比較難修改、插入內容、重組管理整理,透過CMS系統,就能輕易的紀錄、重組、分享、組織我們學習到的知識。
那麼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,WordPress到底該怎麼設計呢?其實,要設計好WordPress,讓WordPress成為好用、順手的CMS,需要遵循設計思考的五大步驟,依照使用者(品牌、自己)的角度出發,才能更好打造最適合自己的CMS。
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,考慮人的需求、行為,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。」
——IDEO設計公司總裁提姆·布朗《哈佛商業評論》
設計思考是是什麼呢?就是一套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,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,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,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。
同理(Emphathize)→定義(Define)→發想(Ideate)→原型(Prototype)→測試(Test)
使用者是誰?對內就是是管理內容的自己!在後台UX設計的環節,都盡量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流程,如何簡化?如何更有效的讓自己專注在內容的管理、整理,都是這個環節應該思考的點!
對外的使用者就是網站用戶、讀者,那就是去思考,如何讓網站的用戶更有效快速的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!
對後台的UX設計來說,我們要明確去定義,我們遇到的的問題是什麼?而不是很片面的去解決表面問題,這也是減法設計的精隨。
很多人挑選WordPress外掛都是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的概念,但其實有時候問題是更深層的,從中去分析、找出來,就是針對UX設計思考的定義。
而面對網站用戶、訪客就是UI設計思考!從而去思考企業、品牌應該提供的資訊,並設計這些資訊的位置,讓使用者能夠解決問題,或是進行購買、互動,而這部份的專業,是屬於網頁銷售漏斗的設計!
在設計WordPress網站的環節,這個發想包含討論、外掛找尋、外掛測試、整體流程思考等等。以橡實的一個客戶為例,當初在設計結帳流程的時候,有一個運送方式比較複雜,那時後設計系統的時候特別這塊繪製流程圖,並讓客戶去思考,該使用什麼樣的流程。
發想了問題,那就要去模擬整體的流程,Andy在製作網站的時候,在發想這塊比較偏向去思考「這個問題能否解決?」「解決需要多少成本?」「自己或是客戶是否需要耗費那樣的成本去解決?」「成本跟解決問題的本益比有多高?」
如果效益高於成本(包括開發時間、研究時間、外掛費用、設定流程),而解決方案也可行,那就接著去設計整體的流程,並以自己的角度進行設定、調整到最滿意的狀態。這個滿意,不是完美,是當下解決方案的成本考量下,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點!
最後,要有一個重點,「沒有一開始就完美的系統」,所有的網站都是需要測試的,這也是為什麼橡實或是YuanLAB的客戶都會有一年的保固時間,這個保固時間,就是可以去調整當初設計的盲點與缺陷。
對於部落客來說,很多人在開始寫文章之後,才發現有固定的格式,或是固定會插入的內容,這時候就要去修正整體的文章版型,讓發文、寫文章的人可以更簡化發文章的流程,最好的狀態是,只需要生成文字、設定基礎SEO格式就好,其他的,交給系統吧!
對於企業、品牌來說,就是比較偏向管理或是行銷上的意義,我通常會建議客戶,一開始設計都不要把系統想的太過完美,有時候「理想很大」,花了大筆的時間與金錢設計了一個完美的框架,但是最後卻發現,框架太大太麻煩了,網站就成為荒廢地了!
這就是橡實跟YuanLAB為每一個企業、個人品牌做的事情,比起「網頁設計師」,我更著重於服務與內容系統的客製化。
這些客製化的內容,他不是從一個網站的外觀華麗與否去定義的,而是從整個代管的服務上,去逐步優化整個管理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