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橡網設計的Andy站長,一個走過憂鬱與焦慮,曾經迷失在人生旅途上的遊子。2016年開始,我透過各種方式,嘗試整理自己的人生,追尋一個可以定義的「成功」,最後我透過最簡單的文字投資與部落格經營,與過去的自己和解,看見自己的人生成果,也解決了許多自己的人生課題!
走過無名小站,也經營過痞客邦,當年也在各種的部落格平台遊走,隨著時代的進步,終於讓我遇見了好工具,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,滿足自己反骨又龜毛的個性,讓自己隨心所欲的投資文字,整理自己的同時看見自己的成果,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,開創不一樣的人生可能。
於是我投入「部落格架設」研究,從2020年成立橡實資訊,兩年的籌備時間,透過文字逐步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,也在這期間幫助許多人,開啟自己的部落格,有人找到全新的自己,也有人在看見自己不同的價值。
我喜歡閱讀各式各樣的部落格,也覺得有很多人都能夠擁有自己的部落格,透過投資經營內容找到自己,並從中幫助他人找到自己的價值。
Andy經過兩年的研究,找到了一套獨特的解決方案與方法,讓想要經營部落格的夥伴,可以全新的專注在「內容」就可以了,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,交給橡網處理,完全不用擔心!
如果不知道要經營什麼內容,或是想經營內容卻對自己沒有自信,Andy也會透過持續的訪談與規劃,幫你找到合適的內容主題與專屬的內容經營策略。經營內容是一個過程,Andy不會丟一個套版部落格就要你把網站填滿,會依照每個人不同的狀況,為你量身打造一套專屬的計畫!
理想很夢幻,現實總是骨感!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,這是當然的!部落格經營,只要透過正確的方式經營,一定可以讓網站的收入,超越投入的成本!
投資內容的經營只是第一步,每一個經營都是為了為了品牌鋪路,在經營一段時間之後,品牌成形,那周邊、販售服務、課程、顧問、會員經濟、鐵粉經濟等,都是把內容變成收入的可能。
但是不開始,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貌。
很多人會覺得,為什麼要經營內容?這麼花時間,又非常累,到底是為了什麼?
Andy會認為,是一個生活的節奏感!這個節奏感可能是一個過程,走過這個過程,或是把節奏養成習慣,那就可望帶來更多的收入!
從國小開始,Andy就接觸部落格與各式各樣的內容經營,那時候的我其實腦子裡面根本沒有「獲利的概念」,但是卻很享受產出內容這件事情,也不曾深入思考為什麼,總覺得就是心情的一種抒發吧!
到了兩年前接觸到了內容經營圈的「日更」概念,就是要讓自己每天都產出內容,我也跟著日更了一段時間,甚至現在也在日更的路上,才發現,生活最重要的是一個節奏感!
生活最重要的是一個節奏感!
在過去的學生時代,我們的生活節奏感來自於學校,到了大學,節奏感稍微被打亂,出了社會,上班是一種節奏,但是上班的節奏是一種勞務性質的,並不是緊扣自己內心的!
透過經營內容,不需要每天產出好幾百字,其實每天有產出內容,或是規劃內容輸出的動作,那就是一種規律,那就能夠讓生活產生一種,僅扣自己內心的規律,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開心!這是Andy自己經營內容的扎實心得!
當然,內容不僅是文字,有人透過拍片、攝影、畫畫、寫字等,都是輸出的一種,只是文字是最簡單的輸出方式!
有了節奏感,那為什麼要「輸出」?我想,輸出是為了更好的內化我們學到的知識吧!
在經營內容的過程中,我發現透過把內容分享出來,可以讓我更深入的思考「我學到的東西,是否已經真的了解了?」透過一行一行的打字與思考,更加深了我對這個知識的深度與記憶,也可以讓我自己探索更多周邊的相關資訊與知識。
除此之外,我也在經營內容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朋友,這些人或許都在網路上,也都是默默經營好內容的經營者,有時候聽到他們的反饋,認同並支持自己的內容,也表達自己的內容對他們很有用,這就足夠了!
以前的自己,就算認真工作,也常常會找不到自己的價值,好像自己辛苦的工作,都是為了公司,並沒有真的幫助到他人!
有一天,看了《被討厭的勇氣》這本書,內容提到「幫助他人」的實際行動,會讓自己更有自信,也能找到自己的價值,於是才投入內容投資的領域,慢慢的與自己和解,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長與變化。
很多人經營內容,就是想要有一個不一樣的生活圈,所以都是自己默默的經營內容!如果有對的策略方法,從中或許收益,那會成為前進的動力。
但是,現在經營獨立網站的SEO,已經不比以往輕鬆簡單,比過去困難許多,
以前我是一個單純的網頁設計師,遇到想要架設部落格的朋友,就是一個單純的案子,但是我發現,這些經營者有時候常常會在這條路上感到徬徨,甚至是找不到自己的價值。
也許是經營內容很累,但還要同時處理很多技術上的問題,造成沒有辦法專注在內容產製上,沒過多久就累了,於是就把網站收了,這樣相當可惜!
於是,第一步成立橡網品牌,就是想要幫助這些內容經營者「解決技術問題」,也找到一個獨特的解決方案,讓整體成本降低,也不用擔心太多的問題,就只需要專注在自己的生活與內容產出就好,很多合作的部落客也都說,「橡網是部落客最佳的後盾」。
「橡網是部落客最佳的後盾」
除了技術問題,經營內容也常常需要有個對象可以「分享討論」,那不是粉絲互動,是一個可以提供不一樣想法的建議,才能突破自己的盲點,也讓自己的內容更加進步!
最後一個就是很重要,但卻非常容易被討厭的部分,那就是「督促」!
經營內容最大的敵人是什麼?就是「惰性」。
或許我們都不願意承認,但是每一天,常常都有不同的事情讓我們「不想經營內容」,或許是想看看影片、跟朋友聊聊天等,有時候一個暫停,網站就停更了一個月或更久。
會有經營內容的無力感,常常發生在經營網站的第一年,這也是Google SEO建立的關鍵時期,一個新網站多久發布文章,多久更新內容,或是內容的價值與流量,都是Google第一年對一個新網站的觀察!
因此如果新網站,發個幾篇文章就停止了,那很有可能讓努力都白費,要再重新拉起SEO成效,可能需要更多的內容與更長的時間,這對內容經營者,是一個更嚴酷的考驗!
其實,經營內容最主要的還是初衷,生活不一定要寫部落格,但是一定要思考「想為自己的未來留下什麼?」這相當重要!
過去的我,其實一直不知道累積的重要性,花了很多年很多錢完成自己的夢想,但都是一股腦兒的做,興趣過了還沒看到成效,就會默默的放生這件事情。
累積這件事情是具有兩種意義的,一種是一件事情的成效需要累積才能看到成效,另一方面是一個人的經歷,都是靠累積堆疊出來的!
累積什麼?累積在哪裡?都是我們可以思考的!
以前我也是認為,找個免費的部落格經營就好了!多棒!
我從無名小站到痞客邦,痞客邦又到Medium,之後從臉書、IG等也經營到方格子,發現每一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生態,也有自己的調性,有時候這些其實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與習慣。
平台有流量,這是一個很好的福利!但是這些流量真的多嗎?
其實一個網站的流量,從平台引導進網站的很少,多半也都是靠搜尋引擎的SEO,只是因為平台的SEO分數遠大於獨立網站,才有了平台成效較好的錯覺!
流量的根本,依然是SEO
那麼如果經營的是平台,這個流量看似是自己的流量,但其實都是灌到平台網站上,就像我們上班,我們為公司賺了錢也領了薪水,但成果依然不是自己「真實擁有」的。
其實說到底,成立自己的網站經營自己的內容,某部分來說,就是創業的一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