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模仿 就到不了目的地

創業這些年來,我一直有一個習慣,總是會想要去學習、模仿那些已經成功的品牌,從服務內容、網站樣式、提供的內容等,都會想模仿,總覺得我跟他們一樣,那就可以成功了!或是常想,如果我也能像他一樣,那才叫做成功,但我發現,怎麼學都不像,自己反而成了四不像。

慢慢的,這些年來我才慢慢理解到,虛耗浪費了這麼多年,才學到的一件事:人最終還是要做自己才會踏實。要學習別人的優點,而不是去「當別人」,最終,我們要綜合別人的優點,來建立自己的一套風格。

每個品牌都該建立「風格」

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優點集合起來,一定可以在品牌上發揮很大的價值。所謂的「風格」,就是你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。仔細想想,在你的人格特質裡面,一定有什麼別人覺得很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
所謂的「風格」,就是你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

這個世界,越來越強調獨特性。一個沒有風格的人,很難讓人記住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風格是什麼,試著請你的朋友或同事用2、3句話形容你,那就是你的風格,像是「很聰明」、「對客戶很用心」、「做事很細心、考慮得非常周到」。然後,試著從這些優點,去深化它,讓它變成你的個人品牌。

所謂品牌,相比於「沒牌」產品,價格更高。其中原因在於品牌會不斷溝通自己的價值,最終取得多數人的認同。試著把自己的風格想像成「品牌管理」:在這個市場上上,我們會希望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品牌呢?

總之,別急著模仿別人。試著觀察別人,截取別人的一些優點,再依自己的人格特質,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,你會是一個很有職場風格的人。

別總想著:我要跟他一樣

後來我思考了許多年,慢慢發現我們所看到的別人的成功,其實只是個「結果」,造就這個「結果」的過程,是他多年以來、與我截然不同的經歷和背景,還有努力。過去20年,我與他經歷的天差地別,從沒經歷他的這些「過程」,自然不會有和他一樣的思維,又如何能期望我產生和他一樣的結果呢?

沒經歷他的這些「過程」,自然不會有和他一樣的思維

認清這些事實後,我不再急於模仿誰,而是轉而認清自己的專長,再截取一些別人的優點,來創造自己的風格。

在這條路上,我的理工背景、內向個性、會比喻的能力、對架站與內容管理的熱情……這些都是別人偷不走的資產,我應該努力發揮這些價值,而不是急著變成誰。這麼做以後,或許我還沒到達所謂的成功,或是完成理想生活,但我覺得踏實多了。

他人的亮麗形象,往往是一個「結果」,是對方多年以來,在與他人截然不同的學經歷和成長背景之中,慢慢打磨而來的成果。一味模仿,往往難見成效。

還有很多疑問?沒關係!

歡迎找Andy聊聊~
Contact Form

橡實資訊有限公司

統編:90685854
E-mail: service@acornpro.dev